中性肌膚
特徵為毛孔很小,膚質不會很乾,也沒有乾性肌膚那種會乾癢、脫屑,也沒有油性肌膚的痘痘、出油、不能上妝等等問題,保養程序顯得簡單輕鬆!
平時出門前簡單保養順序:
1.化妝水
2.乳液
3.防曬
或是什麼都不擦,不需要刻意治療、保養,肌膚就可以漂漂亮亮。
混和性肌膚
特徵為T字部位比較油,會有鼻頭、眉心的毛孔粗大, 臉頰偏乾或是中性肌膚,就是所謂混和性肌膚。
保養上T字部位的清潔要做好,包括清潔、去角質,可以擦一些酸類產品(果酸、杏仁酸、水楊酸、A酸)在T字部位
平時出門前簡單保養順序:
1.化妝水
2.精華液
3.乳霜
4.防曬
乾性肌膚
有一個很大的特點,會覺得皮膚特別薄,薄不是看皮膚敏感,而是皮膚的厚度會覺得比較薄。
笑起來會有魚尾紋,眼下細紋跟額頭抬頭紋會比較多,因為皮膚薄血管絲會明顯一點,這種膚質在年輕的時候,毛孔很少,乾性肌膚是所有肌膚裡毛孔最不明顯。
乾性肌膚出油率低,所以可能常聽到三、四才洗一次頭,因為頭皮跟臉部是連在一起的,所以出油量是一樣的,所以不可能說臉很乾,卻每天都要洗頭,乾性肌膚的特徵是頭皮也是乾的,所以出油率偏低。
乾性肌膚需要的就保濕、補油。
平時出門前簡單保養順序:
1.化妝水
2.精華油
3.乳霜
4.防曬
油性肌膚 (請參考如何辨別油性肌膚)
台灣是屬於海島型氣候,大部分的人80%都是屬於油性肌膚。
油性肌膚的皮脂腺特別發達,洗完臉後不到一小時就會開始慢慢出油,有些人出油量很大,出油的量可分:高度、中度、偏正常,一般民眾所屬的油性膚質大部分是中度出油量。
保養程序油性肌膚最重要的不是保濕,而是清潔、角質代謝,因為角質代謝不足,粉刺推積在毛孔內,很多的油脂需要洗乾淨,所以清潔才是最重要的。
內油外乾肌膚=油性肌膚
這種肌膚通常是因為角質代謝異常,會覺得皮膚很油,但摸起來卻乾乾的,所以是肌膚是非常油,只是角質沒有被代謝掉,簡單說就是高度油性肌膚的角質推積在表皮上,形成角質代謝異常。
敏感肌膚
敏感肌膚特徵皮膚經常性泛紅又很油,擦上東西會覺得刺刺癢癢的
其實沒有所謂敏感性膚質,但如果有就是皮膚生病了,健康的肌膚是不會敏感,所以如果覺得皮膚是敏感的,請找皮膚科醫生做治療!
平時出門前簡單保養順序:
1.化妝水
2.精華液
3.乳霜
4.防曬
但保養品歸保養品,治療歸治療,找醫生治療找出敏感原因,肌膚就會回復健康,保養品是無法改善膚質